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Movie]達拉斯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 /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今天上課講到了
哪些是有害的harmful但卻不是有錯wrongly的
哪些是有錯的卻不是有害的

想到一個經典的
昨天才看的影片

達拉斯俱樂部

他的確是販售了未經許可的-他使用了-unproved這個字卻不是禁止的藥
而他的專注使的FDA更改的法案

在法律上的確是犯法的,不過實際上他卻是在做對的事情

有錯卻不是有害的,
讓我想到看到一半的偷書賊裡面有一幕,他們燒了書,在我眼裡是有錯的但的確是無害的
他們禁止文字,的確是沒有傷到任何人,但是的確是有錯的

每次上史地夫的課都會應用到電影的概念(可惜他們都不看電影
這次的老師是一個很老頭子的hugh


///////////////

達拉斯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

根據Ron Woodroof的真實生活改編而成,他曾是記者Bill Minutaglio於1992年所寫的新聞報導The Dallas Morning News」中的主角
1985年達拉斯電工牛仔羅恩因亂搞性生活而感染上了愛滋病,不過高額的醫療費用讓他無力治療。無奈之下他開始研究未經美國政府批准的地下買賣抗愛滋藥品,在幫助自己的同時也幫助了許多跟他同病相憐的人,其中包括許多男女同性戀患者,而他的舉動也受到了藥管局和藥商的阻撓和施壓。儘管起初醫生告訴他只能生存30天,最終他卻頑強生活了七年於1992年逝世。
代表性評價:「今年最出色的獨立影片,它在極為有限的預算之內創造出強大與啟蒙,絕對不容錯過」,「一個經典的故事,一個小人物所散發出的強大光與熱」,「儘管影片元素有些老套,但本片還是擁有不可預知的能量,它為社會的棄兒疾呼,為被鄙視的賤民吶喊,這不是一個隸屬於上世紀80年代的故事,而是一個隸屬於任何時代的故事」,「出乎意料的是,這部影片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多愁善感,幾乎每一位角色的表演都沒有煽情,而是通過情感表現出純粹的實用主義」,「沒有直白的說教,沒有無良的娛樂,影片直面它的訴求與主題,致使影片好似無期徒刑般殘酷」,「不論是麥康奈還是傑瑞德-萊托,都貢獻出足以問鼎奧斯卡的精華表演」。

//////////////////
偷書賊The Book Thief

故事以死神為第一人稱敘述,故事發生在二次大戰期間,莉塞爾因為父母是共產主義分子,因此無能力照顧她和弟弟,只好將兩人交由別人領養,莉塞爾的弟弟在前往慕尼黑火車路上因病死去,死神去收取莉塞爾弟弟的靈魂,這是死神第一次見到偷書賊(莉塞爾),自此弟弟死去的陰影便常常成為莉塞爾的噩夢。在弟弟的葬禮上,莉塞爾檢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本書《掘墓工人手冊》,但她並不識字,只是保管著那本書,這是偷書賊第一次的偷書。接著,莉塞爾和媽媽抵達了天堂街,這個將從此改變她人生的地方,莉塞爾忍痛和親生的媽媽分開成為修伯曼和羅莎的女兒,她的養父修伯曼是一個公正客觀的好人,總是溫柔冷靜的面對一切,養母羅莎是一個看似脾氣暴躁但卻能溫柔的包容面對各種狀況強韌的女人,因為和媽媽弟弟分離而讓莉塞爾常在晚上做惡夢,每當莉塞爾做噩夢時,修伯曼會走到她身邊安撫她,在每次惡夢之後的時間就成為了修伯曼和莉塞爾的讀書時光,莉塞爾撿來的《掘墓工人手冊》成為了教材。莉塞爾也在天堂街認識了她此生最好的朋友魯迪,當時德國不時就會有空襲警報,所有人必須躲到防空洞裡,就在大家因空襲而心中充感恐懼與不安時,莉塞爾開始為大家朗讀,把文字的力量帶給了防空洞裡的每個人,讓大家的心也因此安定了下來,躲過了空襲警報。一日,養父於一次大戰時的戰友的猶太裔遺孤麥克斯前來投靠,但時藉納粹黨執政,養父只好將他藏在地下室,莉塞爾漸漸的和他成為了好友,每天為他讀書,麥克斯也自己畫了一本書送給了莉塞爾。同時莉塞爾也因為第二次的偷書讓鎮長夫人發現莉塞爾對書本的渴望,進而常常藉由莉塞爾去送還送洗衣服的時間邀請他到書房念書。後來,遺孤離開了,養父亦被徵召當兵,莉塞爾繼續在鎮長夫人處偷書看,度過了一段還算平靜的日子。後來,養父回來了,不過盟軍空襲慕尼黑,莉塞爾的養父母及朋友都躲不過這場浩劫,死神去帶走他們的靈魂時,再次見到了莉塞爾,因為莉塞爾當時躲在地下室寫下她自己的故事,而成為了唯一的倖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